【革命人物】雷德时
雷德时,字若愚,号易生,化名朗宵、行俭。1913年农历四月初八生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镇醍醐村。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,193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937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
1927年,正在寺前镇醍醐村私塾小学读书的雷德时,见证和亲历了澄城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和发展。当时,陕西省委派地下党员徐汉儒来醍醐小学任教,并建立了澄城第一个党支部。经徐汉儒与李民桢介绍,雷德时等人加入了共青团。
1930年,省委负责人贾拓夫来第二师范指导工作,雷德时等一批革命青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1932年8月8日,在雷德时家中召开省委批准的澄、蒲、韩“三城暴动”联席会议,11日发动了“澄城警变”。
1933年,在雷德时家中召开大(荔)朝(邑)澄(城)三县党的联席会议,决定成立大朝澄三县工委,恢复重组大荔地下党的组织。1936年冬,为了响应“西安事变”,澄城地下党组织了“抗日救国牺牲团”,联合社会各界组成“澄城县各界抗日联合会”,但因地主武装仇视被扼杀,11名烈士血洒崖畔。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。在白色恐怖下,雷德时抛别父母妻子,北上延安。1937年8月,从抗日军政大学理论队毕业后,被组织安排回澄城、大荔、合阳、朝邑从事党的地下工作。
抗日战争时期,雷德时在大荔、澄城、朝邑、合阳、蒲城五县边缘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抗日武装活动。1937年,恢复重组澄城南乡、大荔北乡党团组织。1938年,在合阳组织训练抗日人民自卫军300余人,任中队指导员、队长。1939年发动南乡抗日民主人士,形成抗日统一战线。1942年,在泾洛工程局医务室任医师,建立大荔北乡、蒲城洛东地下党组织。五县边缘区、铁镰山一带基本形成地下红色区域,为解放战争游击战打下基础。
1946年,中共东府工委成立,澄城沟南、大荔北乡党组织由雷德时负责、直属东府工委领导。雷德时先后筹措300石麦子,购买枪支弹药,开设大荔煤店、永丰、汉村农民医院等地下联络站,派党员打入敌县、乡、保政权,为西北野战军搜集传递情报,掩护领导过路,打击敌特,测绘地图,配合大军作战。
1948年10月荔北战役发起,他任荔北游击队队长。指挥游击队在赵家寺与敌军作战,配合解放军全歼酥酪沟、汤家坡一带残敌百余人。将缴获的迫击炮、重机枪等交给解放军,只留轻机枪给游击队,军力大增。在阻击敌76军北犯的战役中,他带领游击队配合大军在汉村一带艰苦战斗,掩护解放军主力战略后撤。11月游击队配合一野打响永丰战役。雷德时率地方政权组织支援野战军南下。1949年2月2日,雷德时指挥游击队独立发动坞坭——西白战役,全歼澄城保安团,俘虏其副队长以下百余人,缴获机枪4挺,长短枪130余支。1949年春,随军解放大荔县城,游击队编为地方部队。10月进入分区干校学习,结业后调大荔专署任卫生科科长,筹建成立分区卫生院、联合医院、中西医研究会,以自己的业务特长服务人民,奉献社会。
1951年大荔分区撤销,雷德时调任澄城检察长。1952年调省干校任卫生所所长。1973年6月13日逝世,终年60岁。
雷德时一生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,无私无畏。他为人胸怀坦荡,光明磊落,不搞权术,作风正派,办事公道,具有强烈的人格感染力和事业号召力,深得地下党员、游击队员、五县边缘区广大群众的尊敬和爱戴。在当地具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,深为人民所怀念。